Menu Close

在拼音没有普及之前,中国人是如何给汉字注音的?说出来你都不信

我们还未进入幼儿园时,家长们就会教我们韵母表和字母表,进入幼儿园后我们就会学习拼音如何给汉字加拼音,通过拼音学习汉字,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开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那在拼音没有普及之前,中国人是如何给汉字注音的?说出来你都不信。

在汉语拼音之前是汉语注音符号,是为汉语汉字注音而设定的符号,以章太炎的记音字母作为蓝本,于1913年由中国读音统一会制定,期间备有“记音字母”,北洋政府教育部在1918年正式颁行了注音字母。注音字母原本共有39个,1920年时改订顺序,增加了一个“ㄜ”,上世纪30年代注音字母改称为“注音符号”,现今“注音符号”仍为中国台湾地区汉字的主要拼读工具之一。

但汉字的历史悠久,无论是50年代出现的汉语拼音,还是上世纪初出现的“注音符号”,都是为了认识汉字,学习汉字读音,那在更早之前,古人们又是如何学习汉字的?在古时有“直音”、“读若”、“反切法”等注音方法,“直音”指的是用同音字来注音,产生于汉末,在唐朝时期唐玄度《新加九经字样》一卷,便主要用直音注音,如“根,音跟”。

“读若”是拟其音注音,如“芨(jī)如何给汉字加拼音,读若急”,是汉代训诂学家所创术语,传注多用“读若”,其余则见于《说文解字》,如在《说文解字》中:“哙,咽也。从口,会声。或读若快。”“反切法”出现在“直音”、“读若”之后,开始于东汉末年的音韵学是当时的一些儒学受到了梵文拼音字理的启示,后创制出了“反切”的主营方法,反切的基本规则是用两个汉字相拼给一个字注音,切上字取声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

在《颜氏家训·音辞》中记载:“孙叔然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至于魏世,此事大行。”孙叔然即三国时经学家孙炎,他对反切进行了整理,并编成了《尔雅音义》,不过《尔雅音义》现今已经失传。隋唐时期的反切则是研究中古汉语(我国南北朝、隋朝、唐朝、宋朝时期的汉语)语音系统的基本资料,隋朝陆法言编辑的韵书《切韵》就是用反切的方法来记录中古音。

唐朝时期僧人守温取汉字为三十声母,宋朝时期又补充为三十六字母,以韵书的韵母字作为韵母,“三十六字母”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反切法也是影响甚广。汉语注音符号便是为改良旧日反切而坐,用以标注汉字读音;汉语拼音是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最早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其实发生在明朝末年,西方传教士到中国传教,于是使用该方法,与著名的传教士利玛窦有很大的关系。

《西字奇迹》是历史上第一个用罗马字拼写汉语的方案,也是我国汉字拉丁化道路之始。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