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学汉字避免“生僻”

本报记者 许蓓蓓

近日,一档十分火爆的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央视热播。该栏目集趣味性、知识性和教育性为一体,旨在引发人们特别是中小学生对识汉字、写汉字、用汉字的关注,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随着电脑的普及识字学汉字,键盘打字逐步代替了手写汉字,人们对许多汉字的书写方式、形体结构不再熟悉,甚至“提笔忘字”。央视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可谓恰逢其时,对于汉字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很有积极意义。

然而,在比赛“谁会写的汉字更多”的时候,应当避免走入另一个极端,即盲目比赛书写生僻字、非常用字。记者看了几期节目,发现大多数都是常用字,包括容易误读、误写的字识字学汉字,但其中也不乏古代器物名称、生僻地名等难读难写的非常用字,难住了现场选手和观众,有些字恐怕连中文系大学生也未必能够准确写出。

汉字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其工具性与其中蕴含的文化性同样重要。几千年来汉字由繁至简的发展历史就证明了这一点,追求书写的更简单、更便利也是汉字延续生命力的重要原因。统计表明,现今常用汉字只有3000多个,这3000个汉字应当成为人们书写和掌握的重点,其他生僻字应供学有余力者去研究学习,而不必要求每个人都掌握。“汉字听写大会”应当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避免将人们特别是学生群体引入以“会写生僻字”为荣的误区。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