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汉字单字 去汉字50年,从2000多年的历史交织,看韩国对汉字的“爱恨纠葛”

很多到韩国首尔旅游的人,会惊讶于无所不在的汉字和汉语汉字单字,尤其是游览古迹时,,即便不会韩语,自助旅行也能没有障碍。这固然跟人数众多的中国观光客有关,但追溯韩国跟汉字的关系,就要说到中韩两国2000多年来的历史交织。

1、汉字进入朝鲜半岛公元前,汉武帝东征朝鲜,开始在朝鲜半岛北部设立了四个郡,统治时间约四百多年,汉字和汉文化开始大量输入。不只是朝鲜语,越南语和日本语中,也保存了部分的古汉语,也都是从汉朝时开始传入。

广告苏州清洁公司以客为尊,质量更优,收费合理苏州清洁公司信誉至上

后来朝鲜半岛进入所谓的“三国时代”(有些学者称为南北国时代),北方高句丽的实力较强,成为中国隋唐两代君主头疼的问题,隋炀帝三次大规模攻伐高句丽,皆以失败告终,间接加速了隋朝的覆灭。唐太宗也曾御驾亲征高句丽,同样失败而返。

不过,多次的战争消耗了高句丽的实力,于是,半岛南方的新罗,联合唐朝,先后灭掉了百济和高句丽,不久,又爆发了新罗和唐朝的战争,唐朝势力退出,朝鲜进入了统一新罗时代。在这一时期,唐朝文化对新罗,乃至周围各国的影响是巨大而且深远的。2、“吏读”到“谚文”,韩国从写汉字到创造和使用“自己的文字”韩国原来没有文字,新罗学者薛聪,创造了“吏读”,是一种汉语和韩语混合的书面语,字形采用汉字,语法仍用朝鲜语系统。“吏读”一直使用到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之前。由于大量的中国文化透过文字输入,一部分的韩语保留了汉语中古音,相似到听声音能辨字的地步,所以不管是韩国人学中文,还是中国人学韩语,在背单字的时候都会感觉很亲切、很好记。

韩国有自己的文字要到1443年了,“世宗大王”为提高朝鲜平民的文化普及,发明了一套拼音文字的书写系统,称为“谚文”,即现在的韩文,但是在二十世纪初期以前,汉字一直是朝鲜的官方文字,国家典籍都是用汉字出版。

之后,为了强调国家的主体性,南北政府以“谚文”作为国家官方文字,北部完全废除了汉字,南韩则是一直争论不休,被学者称为“五十年文字战争”。在李承晚时期汉字单字,小学教育仍有汉文课,到了1970年朴正熙时代,韩国开始正式全面去汉字。

不过,韩国国内对汉字仍然纷争不已,爱恨交织。金大中时期试图把小学汉字课列为义务教育,但也因为舆论压力不了了之,2011年韩国政府将汉字学习重新列入小学正式教育课程,不过尚未普及,现在韩国年轻人应该只认得自己身份证上的汉字名了。3、仍有不少人在学习汉字在韩国学习中文的人口很多,2016年,韩国留学中国的人数超过留美人数。韩国的汉语会话课,来上课的学生老少都有,最老77岁,最小11岁。年龄在50岁以上者,他们在小学都上过汉字课,能写一手漂亮的字,且认得汉字,很多词听不明白意思,一写出来就能看懂了。

年轻人学汉语的目的大多是增加求职竞争力,而退休的中老年人学习汉语,则是因为兴趣,除了想去中国旅行之外,这个兴趣,还包含文化的底蕴。当上课补充一些成语故事、历史人物、经典著作,还有传统节庆时,这些老人们无不点头如捣蒜,因为这些都是他们所熟知的,他们还可以补充更多。

4、韩国去汉字背后消逝的文化很多文化,已经分不清楚是中国的还是韩国的,但如果说全是中国传入的,也过于武断。比如说中国和韩国都有端午节,但习俗已经不同,中国端午节习俗,已经更多是纪念屈原,而韩国端午节就只因二十四节气了,没有粽子也没有龙舟,他们在这天女生会玩秋千、用菖蒲水洗头,男生会摔跤等风俗,韩国“江陵端午祭”已经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韩国去汉字化,其实也是去中国化,只是文字承载了很多的历史和文化,文字一旦消失,过去的历史文化也随着时间不再被下一代人所记起。很多的汉学研究者,到韩国来开学术研讨会,讨论韩国儒学大师丁若镛、李栗谷等人的重要学术成就,但是对韩国年轻人来说,这些博物馆内珍贵的手记存稿,已是需要韩文翻译的外国文字了,翻译过后的诗词,感动必然减少,非常可惜。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