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废除了汉字,学历史的韩国大学生纷纷哭晕在图书馆

在之前部落哥分享的文章中,有提到泡菜国兴起去汉字化运动后陷入了尴尬境地。今天我们就来仔细说说,泡菜国的去字汉化运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泡菜国的历史,作为被国产历史剧荼毒过的国人应该都耳闻一二。泡菜国自古以来就是种花家的附属国,年年都要朝贡、进献的那种。不过古代不叫泡菜国,百济、高句丽、新罗、高丽都是它的曾用名。

要研究泡菜国去汉字化运动的前提是,先了解汉字是怎么传播到泡菜国的。15世纪对于韩国的文化发展史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水岭。15世纪以前的韩国是没有自己的文字的!所有需要记录的历史、文化、传统等等,使用的都是汉字。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古朝鲜时期,汉字的儒家文化就通过商人传播到了朝鲜半岛。再后来,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后,新上任的老大跟唐朝处的好。所以与唐朝的政治、经济、教育往来更加积极和繁荣,不断派遣留学生赴唐求学,在9世纪时达到高峰。而且还不是什么人都能到种花家学习,必须是贵族的子弟才行。学习了汉字的贵族子弟,又正是掌握了泡菜国命脉的一群人。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汉字在泡菜国都处于C位。

但是,15世纪以后,明朝的国力开始走下坡路,泡菜国就开始蠢蠢欲动了。朝鲜王朝的第四代大王、韩国国民永远的偶像——世宗大王,让郑麟趾、申叔舟、崔恒、成三问等一批优秀学者,从朝鲜语的音韵和一些外国文字的外形上出发,创造自己的文字。也就是1443年公布的朝鲜文字——“训民正音”(即朝鲜谚文),意为“教百姓以正确字音”,是典型的表音文字。

但是,君主想做没用啊,贵族大佬不支持。大佬们认为舍弃汉字就是舍弃中华文明,泡菜国会再次变成蛮夷之邦。泡菜国的“优良传统”就是关于汉字的历史,君主总是受世家贵族的挟制。这场去汉字化的运动就这样搁浅了,但“训民正音”的发布,代表着去汉字化的运动的基础已经打好,等待的只是一个合适的契机。

后来,在二战之后,当时的泡菜国领导人李承晚推行了废除汉字的政策。这次去汉字化的运动最突出的成果,就是把官方文字全部由汉字变成了谚文。这个原因嘛,应该和被霓虹国殖民统治长达半个世纪有关,毕竟霓虹国的文字在那时很多都是汉字,这算是殃及池鱼?

到了朴正熙时代,这位带着泡菜国冲进“亚洲四小龙”的领导人,开始从根源上清除汉文化对泡菜国的影响,进行彻底的去汉字化运动。他禁止中小学生学习汉字,将泡菜国的首都汉城改名为首尔。他认为汉城,一听就是中国人的城市,一定要废掉。就这样,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关于汉字的历史,泡菜国的年轻人几乎完全脱离了汉字。

很快,泡菜国人发现自己写的史书自己居然看不懂了,古代书籍全部都是汉字,而年轻一代根本不曾接触汉字。学历史的韩国大学生纷纷哭晕在图书馆,所以很快又发起了反对韩语文字的游行。嗯。。。仿佛反对建信号基站,没信号后打不出电话又骂天骂地的沙雕既视感。

迫不得已,泡菜国就把汉字列入了“选修课”,但是这毕竟不是强制性的。就像现在我们大学里的选修课一样,摸摸你的良心,难道你那时候不是60分求过吗?所以这一措施实际上并没有什么鬼用。

现在去韩国旅游,还是能看到很多用汉字命名的名胜古迹,还有博物馆里展览的各种史书子集。很多历史文物种花家看得懂,说得出一二,泡菜国人自己却云里雾里。

泡菜国的去汉字化运功,固然有其历史原因,是历史的必然结果。但摆在面前的事实,也不得不承认去汉字化运动,使泡菜国的历史和文化都遭到了割裂,这是一场自毁式的文化灭亡运动。至于泡菜国今后会不会重新拾起汉字,这谁知道呢?反正也不关我种花家的事。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