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著名汉学家白乐桑力推“汉字国际化”:让西方孩子不再认为汉语是奇怪、遥远的语言!

未来网北京4月6日电(记者 张东之)国际著名汉学家白乐桑教授最近几年,每逢公开场合就积极推广自己总结的“汉字国际化”的教育理论。他的汉语教学法采用了“汉字本位”这个新概念,结果遭到一些语言学者的批评,而反对声音最多的就来自中国。

白乐桑教授在“京师论坛”做主题发言 张东之摄

2019年4月初,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京师论坛”上,这位欧洲汉语教学协会会长,公开向中国学者同行澄清,自己被误解了。他不再强调“汉字本位”这个概念,但是国际汉语教学应当重视“汉字教学法”的观点不会变!

在国际汉学界,白乐桑教授是鼎鼎有名的人物,曾担任法国首任教育部汉语总督学。今年69岁的白乐桑虽已年近古稀,现在仍然是欧洲汉语教学协会会长、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教授。

他从事汉语教学和中法文化交流40多年,是欧洲首位汉语教学法博士生导师,法国汉语教师协会的创始人及会长。他主编《汉语语言文字启蒙》《汉语语法使用说明》《汉字的表意王国》等30多部专著,并曾将鲁迅的《孔乙己》《药》《呐喊》等翻译为法文。

作为国际汉语教育专家,白乐桑提出的“汉字本位”概念遭到部分中国对外汉语教育学者的批评,但同时也在对外汉语教育界引起重视和反思。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学院等单位主办的“京师论坛”,这次就专门邀请白乐桑教授来京与中国学者对话,题目就是“全球视野下的汉语汉字研究和教育”。

说着一口流利而标准汉语普通话的白乐桑教授,这次显得异常谨慎汉字汉语研究,不再提“汉字本位”这个词,而是用“非对称现象”和“二元论”等名词来间接回应。他谦虚地说,他观察到汉语国际教育史上出现的一些非对称现象,其中一个涉及到汉语教育本体的问题,即欧美的几部影响力较大的教材都把汉语作为二元性语言,认为汉语使用有两个教学单位,即字和词,而中国大陆及台湾的对外汉语教材几乎都把汉语看成一元性语言,即只承认词作为唯一的教学单位。这种不对称现象也会影响到欧美和中国在文字学与语法学研究上的不对称。教学对象也存在非对称现象,比如法国汉语学习者以体制内的基础教育为主,以大学生为辅,而中国的外国学习者以大学生为主,这样必然会影响学科建设。

在发言中,白乐桑教授从较微观的层面,探讨了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汉字问题。实际上,也是明确指出了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的对外汉语教材一个共通的问题,注重汉语词汇的教学而忽视汉字教育。白乐桑曾经指出汉字汉语研究,汉字和任何西方字母都不同,甚至有一点不可思议。因此中国文化在西方人眼中成了一种“他者文化”。少年时代的白乐桑正是讶异于汉字的独特魅力,而开始学习这门陌生而遥远的东方语言。他发言表示,中国的对外汉语教材要变,要适度地进行“集中汉字教学”。只有先接受汉字,西方的孩子才不会再认为汉语是奇怪、遥远和难学的语言。

白乐桑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虽然中国在“五四运动”时曾想过使用拉丁字母,但现在已经不可能了。中文是一种典型的以表意文字为基础、没有时态变化的语言,这对人类来说很独特,西方永远也不会有以这样一种语言文字为基础的思维方式。他认为,西方的中小学生集中学习认识“汉字”,会增强对汉语之美和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论坛现场,白乐桑毫不掩饰自己对中国传统启蒙识字教材《千字文》的崇拜。在给法国中小学生编写汉语教材时,他总结了外国人学习汉语的400个高频汉字,反复在教材中出现。他主张在基础教育中重视汉字教学,不提倡像一般的外语教材那样,以词汇教学为主,内容是没有太大文化价值的生活场景对话。他在论坛上透露,自己主编的汉语教材在许多法国小学使用,第一句话就是:中国大,日本小。这样的内容具有丰富的文化含量,且是高频汉字。

白乐桑表示,对外汉语教育的未来不只是大学,更重要的在于基础教育。数据显示,现在法国有150余所大学、700多所中小学开设汉语课程。其中,学习汉语的中小学生已经超过5万人,占总数的一半左右。白乐桑预计,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小学推进汉语教学将呈现井喷之势。

“京师论坛”上,与白乐桑教授对话的中国学者是北京语言大学的李宇明教授。李教授从较宏观的层面探讨全球视野下的汉语汉字研究与教育问题。他认同白乐桑教授重视汉字教学的主要观点,表示汉语和汉字在历史上不断向四周和海外传播,已经是国际性的语言文字。在东亚地区,一直存在“汉字文化圈”,对于汉字的国际传播,可以从中借鉴历史经验。尤其在近代,日本在对外传播日语时,积极推广汉字教育的经验,值得研究。

据了解,反对“汉字本位”概念,将“词”看作汉语教学中唯一基本单位的观点认为,对“词”中的“字”进行解释将加重习得者的学习负担,降低学习效率。而白乐桑在汉语教学中发现,事实恰恰相反,对字的解释可以使语言习得者通过语义的理解和联想减轻记忆负担,同时也可以提高语言习得者在阅读理解中的“主动分析能力”。

实际上,白乐桑一直在积极为汉字“正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多次指出:“五四运动”期间汉字被妖魔化,中国语言的固有特征被压抑了;语言学的视角取代了语言教学论的视角;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以自我中心论为主要视角而不是进行换位思考;“汉字难学”被绝对化,并因此产生一种自卑情节。白乐桑倡导重新发现汉字的魅力。

作为本次论坛的主持人,北京师范大学的李国英教授在总结发言时表示,本次论坛对话基本达成了提高汉字教育及研究国际化程度的共识。李教授说,汉语汉字已经成为国际性的语言文字,汉语研究也是国际化的学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要把传统的汉语文献数字化;同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更加重视汉语汉字的特点进行汉字教学和研究。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