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契丹体”被纳入字库了!

辽都故地内蒙古赤峰市文化和旅游局积极推进契丹字体进入中华字库工程,为了更好地将契丹字形嫁接到汉字身上,创造出优美的契丹体汉字,邀请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汝为先生,一个字一个字地进行研究创作,目前已经创作了3000多个契丹体汉字,输入到中华字库。国内外的网友在电脑上使用汉字时,除了宋体、楷体、黑体等字体外,多了一种“契丹体”。

契丹体汉字

推进契丹字体进入中华字库工程,并不是完全翻译和解读契丹文字本身,而是本着挖掘历史精华、服务当代文化建设的目标,将所有出现过的契丹文字形体与接近的汉字形体建立字际联系,分解其笔画,提炼其特点,最终创造出带有“契丹文化韵味”的汉字字形。

契丹体汉字

契丹体汉字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赤峰考察调研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有许多汉字,让赤峰市各界干部群众备受鼓舞和激励。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关心,让赤峰市文化和旅游局系统干部职工上下精神振奋、干劲十足,更加坚定了扎实推进契丹字体进入中华字库工程的信心。

在巴林左旗契丹博物馆拍摄的带有契丹字的符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源远流长的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实历史文化根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形成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必须走入历史纵深,紧紧把握传统文化血脉,扎根于文化土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推进契丹字体进入中华字库工程,就是深入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赤峰市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这样说。

赤峰历史上是辽王朝的中心,契丹民族所建立的辽王朝,疆域辽阔,盛极一时,所辖五京六府、156州城、209县有许多汉字,统治中国北方达二百余年,一度成为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沟通着世界与中国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终辽一世,统治中心始终在赤峰地区,因此赤峰境内辽代遗存丰富,出土文物甚多,是中外学者研究契丹、辽文化的中心,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灿的明珠。

带契丹字的吹排箫图

带契丹字的击鼓图

虽然契丹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消失了,但契丹辽文化大量汲取了当时中原文化的优秀元素,已经融入到中华文明中,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就应该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气度,广泛吸收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各种优秀文化的长处和精华,使之服务于当代文化建设,不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带契丹字的女子舞蹈图

前不久,赤峰市在北京隆重举办了“草原丝路·互联世界——赤峰市旅游IP形象发布会暨IP产业论坛”,发布了全新旅游IP形象——源于契丹辽文化的“耶律小勇”。200多位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外交官代表、国内知名学者和文化旅游业界领袖出席论坛,共同见证了赤峰市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努力。正是在这次论坛上,赤峰市文化和旅游局与国内知名字库公司签约,启动了契丹字体进入中华字库工程。

带契丹字的舞蹈图

据了解,“中华字库”工程是一项引领中华文化步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先导性、奠基性工程,2011年正式启动。该工程以对文字学深入研究为基础,充分利用新技术,开发相应的软件工具,探索人机结合的文字收集、整理、筛选、比对和认同的操作与管理流程,从数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字载体中尽可能将所有出现过的汉字形体和少数民族文字形体汇聚起来,建立字际联系,最终按照出版印刷及网络数字化需求,制作出符合各种应用需求的汉字及少数民族文字的编码及主要字体字符库。

辽都故地巴林左旗宣传部副部长潘海军说:“契丹体文字虽然没有那么炫酷,但是这是一项打通历史和现在的基础性工程,这项工程不仅为丰富多彩的中华字库增加了新的一个字形文化品类,通过文字字形和承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神秘的契丹辽文化,关注辽都和辽文化,了解这里深厚的历史文化,游览这里多姿多彩的自然美景和历史景观。”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