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80年前,鲁迅们鼓吹废除汉字,那些堪称书法家的大佬对汉字有仇吗

别看我们现在,如果谁家的孩子会认、会写几个繁体汉字,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情;如果能写一幅孩子写的春联贴在自己家门口,那小孩简直是“明星”了。从上世纪初以来,繁体字却一直是改革对象,被鼓吹“废止”“改良”“简化”过好多回,直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真正的文字改革才算落了地。

鸦片战争的坚船利炮轰开了旧中国的国门,中华文明和普通百姓都陷入深重灾难之中,很多仁人志士走出国门,向西方世界学习取经,探求救亡图存的方略。

这些仁人志士认识到西方世界几十个字母就可以组合成不同的文字,表达各自的含义;哪怕是毗邻的日本,虽然文字借鉴于汉字,但经过改良成为本国文字以后,使用起来也简便很多。

所以,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汉字的改革也成为救国的方案之一。

蔡元培、陈独秀、鲁迅、谭嗣同、瞿秋白、吴玉章、刘半农、钱玄同等等等等,无不主张用字母代替或改造汉字。他们认为汉字晦涩难懂,普通劳苦大众基本不识字,可以说,当时占中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平民,不能顺利学会常用的繁体汉字。

“字为心声”,既然学不会汉字,就无法表达心声,无法享受因为文字生发的智力成果。文字只为少数特殊阶级所垄断汉字的描述,就应该被视为糟粕,像“四旧”一样被破除被打倒。所以诸多著名文化人就提出要“废除汉字”。

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是废除汉字最早提议者,他呼吁要尽快把汉字改造为拼音文字。

蔡元培认为,如果汉字不得不改革,那就要尽可能直接改用拉丁字母。

陈独秀强烈主张废除汉字,说繁体汉字是承载“腐毒”思想的巢穴,废除它一点也不可惜。

钱玄同是反封建的斗士,他说要让中国成为文明的民族,必须“废孔学、灭道教”,而要把这两者消灭掉,一定要首先废除汉字。

新文化运动的闯将刘半农说得也很直接:汉字不灭,中国新文化无望。

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瞿秋白,从他说的就可以看出,对繁体汉字是多么深恶痛绝。他说,“汉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的茅坑!”中国的汉字太难学,聪明人都得下十年八载的苦功夫,要推行白话文,一定要从根本上废除汉字,用罗马字母代替。

吴玉章,这位从新文化运动开始就主张改革文字,新中国建立以后又成为文字改革的领导者之一,他也认为汉字是古代封建社会的产物,是统治阶级压迫劳苦大众的工具之一。汉字文字改革要走上世界共同的“拼音方向”。

1936年6月,鲁迅先生在接受“救亡情报记者”采访的谈话中,提出一个振聋发聩的观点:汉字不灭,中国必亡。

中学课文《孔乙己》里,有一个经典的描写,是孔乙己问咸亨酒店里的小伙计:“回”字有几种写法?繁体字“回”字有四种写法,但都是异体字。

在创作书法时,如果同一张作品里,出现相同的字,为了求变化,一般会写得不一样,避免雷同,这在书法美学上是有意义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掌握“回”这样不同的异体字,实在是费时费力又没有多少意义的事情。

像“回”这样同字异体的汉字又不在少数,直到建国以后才得以真正废止。

除了前文说到的,这些有识之士认为汉字影响普通大众接受学习,提议政府废除汉字。但鲁迅提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还另有深意。

鲁迅先生说过一段饶有意味的话:

其实他也知道彻底废除汉字是不可能的,“改良“还是比较符合实际的做法,比如改文言为白话,改毛笔为钢笔,改繁体为简体。而后来的事实证明,简化字推行的路径与鲁迅先生的预想八九不离十。

1900年前后,章太炎先生创制了一套“国语注音字母”方案(包含58个注音符号),被北洋政府采用,成为“法定”的文字改革方案推行;王照先生创制“官话合声字母”,被袁世凯列为师范和小学课程,在全国推广。

1928年,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主持编订“国语罗马字”(用26个罗马字母为汉字注音),钱玄同、林语堂、黎锦熙等参加,民国政府教育部向社会公布。

1931年,在海参崴召开首次“中国文字拉丁化代表大会”,瞿秋白、吴玉章、林伯渠等主导,通过了《中国北方拉丁化新文字方案》,随后在旅苏10万多中国工人中推行。

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选用了民间流传甚广的324个俗体字(宋元时期就开始流行汉字的描述,在记账、书信甚至契约时使用),编入小学课本,结果推行半年后废止。

1940年,在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布《关于推行新文字的决定》,规定新推行的字母文字与汉字一样,具有“法律效力”。虽然用字母文字去“扫盲”,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有将近一半的老百姓摆脱文盲。但是纯字母表音不表意,连老百姓都说这是“胡闹”,三年后也停止使用了。

1949年建国以后,中国还是致力于用拉丁文字取代汉字,周有光等先生开始起草带有过渡性质的《汉语拼音方案》。事实证明,要把表意的汉字改变为表音的汉字,这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还好,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的众多文字专家,根据汉字的实际,从1954年开始,把拼音作为标注汉字的工具,制订出一个相对合理的“汉语拼音文字方案”。

主要特点有四个:

在推行简化字方面,1956年元旦开始,所有报刊变直排为横排,阅读习惯也由自右向左竖着看,改为自左向右横着看,顺利与国际接轨。

回望80年,那些文化大师,对那时的社会环境有着深切的体验,他们体会到封建文化的腐朽和虚伪;经过留洋学习,又经历了西式文化的洗礼。所以他们更觉得文字被封建文化操纵着,迫切需要改变。这是他们那个时候文字改革的底层逻辑。

现在看来,废除汉字确实是矫枉过正,也缺乏应该有的文化自信。2001年1月1日起,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文物古迹,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等,都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这应该算得上给繁体字开了一个文化传承的口子,也充分表明了繁体字使用的价值。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