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古词语“施肥三宜”的出处、文献和意思

实有时宜、土宜、物宜之分。时宜者,寒热不同,各应其候。春宜人粪、牲畜粪;夏宜草粪、泥粪、苗粪;秋宜火粪;冬宜骨蛤,皮毛粪之类也。土宜者,气脉不一,美恶不同,随土用粪,如因病下药。即如阴湿之地,宜用火粪;黄壤宜用渣粪;沙土宜用草粪、泥粪;水田宜用皮毛蹄角及骨蛤粪;高燥之处宜用猪粪之类是也。相地历验,自无不宜。又有��卤之地,不宜用粪,用则多成白晕,诸禾不生。物宜者,物性不齐,当随其情。即如稻田宜用骨蛤蹄角粪、皮毛粪,麦粟宜用黑豆粪、苗粪;菜蓏宜用人粪、油渣之类是也。皆贵在因物验试,各适其性,而收自倍。

清·杨屾《知本提纲》郑世铎注

【评】这里提出了因时、因地、因物施肥的原则,对于古今农业都有普遍性意义。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