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古词语“疳证”的出处、文献和意思

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因大病或吐泻后,以药吐下,致脾胃虚弱亡津液,且小儿病疳皆愚医之所坏病。

肝疳,白膜遮睛,当补肝,地黄圆主之。

心疳,面黄、颊赤,身壮热,当补心,安神圆主之。

脾疳,体黄、腹大,食泥土,当补脾,益黄散主之。

肾疳,极瘦,身有疮疥,当补肾,地黄圆主之。

肺疳,气喘,口鼻生疮,当补脾肺,益黄散主之。

又有肥疳,即痹疳也。身瘦黄,皮干而有疮疥,其候不一,种种异端,今略举纲纪:目涩或生白膜,唇赤,身黄干或黑,喜卧冷地,或食泥土,身上有疮疥,泻青、白、黄沫水,利色变易,腹满身耳鼻皆有疮,发鬓作穗,头大项细,极瘦饮水,皆其证也。

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卷上《诸疳》

若手足极细,项小骨高,尻削体痿,腹大脐突,号哭胸陷,名丁奚。若虚热往来,头骨分开,翻食吐虫,烦渴呕秽,名哺露。若牙齿蚀烂,名走马疳。

盖疳者,干也。因脾胃津液干涸而患,在小儿为五疳,在大人为五劳,总以调胃气为主。

明·薛铠《保婴撮要》卷八《疳证》

小儿十五岁以下为疳,十五岁以上,其症为痨。此皆气血虚惫,肠胃受伤致之,同出而异名也。盖小儿易虚易实,凡病久则成疳,用药乖方,饮食过度,将息失宜,俱成疳症。

小儿脏腑娇嫩,饱则易伤,饮食失常,不为疳者鲜矣。或小儿失乳,粥饭太早,耗伤神气,则疳之根生。故乳食稍多,过饱无度,则疳因伤得。恣食肥甘粘腻,生冷、咸酸,以滞中脘,则疳因积生。

明·万全《片玉心书》卷五《疳症门》

疳证有五,其原亦别。皆由饮食不调,肥甘过节之所致也。大人为痨,小儿为疳,同症而异名也。大人痨症起于房劳,肾经受病者多;小儿疳症皆由饮食所伤,脾胃受病者多。脾胃虚损津液消亡,病久相传,五脏皆损也。大人痨疾骨削而气耗;小儿疳疾,腹鼓而神羸。其始也,由晡食腥荤大早,或恣食肥甘油腻过度,或食生冷大多,凝滞中脘,或寒暄失宜不善调理,或房劳以乳吮儿,或母有痨气因而传子,种种不同。

疳之为候:头皮光急,发毛焦稀、腮缩鼻干、口燥唇裂、两眼昏烂、揉鼻挦眉、肌肉消烁、便泻酸臭、尿白如泔、腹鸣肚痛、或发潮热、或生症癖、或咬指甲、或贪冷水、或食炭米泥土茶布碱酸果品,如此等症,皆疳之候也。所谓五疳者,外则传变不同,内则关于五脏。

明·王大纶《婴童类萃》下卷《五疳论》

殊不知疳之为病,皆虚所致。即热者亦虚中之热,寒者亦虚中之寒,积者亦虚中之积。故治积不可骤攻,治寒不宜峻温,治热不可过凉。虽积为疳之母,而治疳必先去积。然遇极虚者而迅攻之,则积未去而疳危矣。故壮者先去积而后扶胃气;衰者先扶胃气而后消之。书曰:壮人无积,虚则有之。可见虚为积之本,积反为虚之标也。

如恶食滑泄,乳食直下,牙龈黑烂,头项软倒,四肢厥冷,下痢肿胀,面色如银,肚硬如石,肌肉青黑,肛门如筒,口吐黑血,吐利蛔虫,并为不治。

清·陈复正《幼幼集成》卷三《诸疳证治》

乳食不节脾胃,羸瘦如柴哺露成,吐食吐虫多烦渴,头骨开张哺热蒸。先用集圣消积滞,继用肥儿甚有灵,若还腹大青筋现,人参丸服莫从容。

清·吴谦等《医宗金鉴》卷五二《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哺露疳》

【评】疳证在现代医学中包括许多种疾病所引起的症状,它是一种全身虚弱性疾患。所谓“疳者干也”是从病机角度来考虑;所谓“疳者甘也”是从病因角度去分析。总之,这是一种虚实夹杂寒热互见的慢性病证。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