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宋词典故“鸣狐”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鸣狐

【出典】 《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入所罾鱼腹中。……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释义】 秦末,陈涉、吴广起事反秦,曾假装狐鸣制造舆论。后世因用“狐鸣”或“鸣狐”喻指民众起义或叛乱。

【例句】 篁峒鸣狐成鬼火,花村买犊卖蛮刀。(刘辰翁《法驾导引·寿刘侯》3234)这里用“鸣狐”喻指西南峒民的骚乱。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