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恭敬不如从命”的意思,出处,故事

谓恭敬谦逊不如听从命令。最早见于北宋·释赞宁的《笋谱》。书中说:“昔有新妇不得舅姑意。……姑一日岁暮而索笋羹,妇答即煮供上。妯娌问之曰:‘今腊月中,何处求笋?’妇曰:‘且赝为贵,以顺攘逆责耳。其实何处求笋!’姑闻而后悔,倍怜新妇。故谚曰:‘恭敬不如从命,受训莫如从顺。’”

这段话是说: 过去有一个新媳妇,公公婆婆看不上。新媳妇于是就事事按公公婆婆的要求办。年底的一天,婆婆要喝笋汤,新媳妇回答马上去做。到了厨下,妯娌问她:“现在是腊月,到哪儿去找笋?你怎么竟然答应了?”新媳妇说:“只有以假代真了,我若不这样顺从,婆婆肯定会责备我的。其实婆婆何尝不知道腊月里没有笋呢!”这番话后来传到婆婆的耳朵里,婆婆很是后悔,此后很疼爱这个新媳妇。古语说:“恭敬不如听从命令,受教不如顺从。”正是这个道理。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先生休作谦,夫人专意等。常言道‘恭敬不如从命’,休使得梅香再来请。”

《笋谱》中称此语为“古语”,可见这句话在其成书前就已行世。所谓“恭敬不如从命,受训莫如从顺”,讲的是诚敬的不同层次: 恭敬的态度不如听命而付诸行动;接受言语的教导不如顺从其意志。

后来,“恭敬不如从命”逐渐变成了一句客套话,表示愿意按对方的要求、意见去做。也为顺从别人的诙谐说法。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