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外国歌曲在中国唱响,中国歌曲在国外怎么样?

翻唱外国歌曲我们见惯不怪了,例子不胜枚举:信的《死了都要爱》、筷子兄弟的《老男孩》、刘若英的《后来》,甚至连我们熟悉的李叔同(弘一大师)作词的《送别》也是翻唱的。翻唱成风蔚为大观主要在八九十年代的港台乐坛,小虎队不仅形象上模仿日本少年队,连他们的代表作《What's your name》也翻唱成了《青苹果乐园》。香港歌坛有过之无不及,以至于有人笑称“中岛美雪和玉置浩二拯救了香港乐坛”。

据说“拯救了”香港乐坛的两位日本音乐

那么,有没有外国翻唱中文歌呢?当然有。比如欧美乐队“迈克学摇滚”就翻唱过张学友的《吻别》,号称拥有“日本四十年来最美的声音”的夏川里美翻唱过邓丽君的《甜蜜蜜》,等等。当然,与我们大量翻唱外国歌曲相比,这种“文化输出”数量少,影响也不大,在体量庞大人才辈出的欧美乐坛,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翻唱《吻别》的迈克学摇滚

那么,到底为什么我们翻唱人家的多,外国人却基本不翻唱中文歌呢?

首先得承认,西方流行音乐史长达七十多年,中文流行音乐明显起步较晚,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是学习人家的东西,而且一直在向对方看齐。这就造成了一种明显的师生关系,像爵士、摇滚、甚至现代民谣,从乐器演奏到曲式再到编配,都是人家玩剩下的,而且对方还在不断推陈出新,你就算学得再像,他们也未必有兴趣听,还翻唱你做啥子?

《乐队的夏天》是摇滚文化的展示

其次,语言隔阂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关卡。虽然说音乐无国界,但像汉语这种单音节发音的语言,天生就具有韵律性,词曲咬合十分紧密,信息量更是惊人,导致我们的许多经典歌曲不用汉语就唱不出韵味,不理解词意就领会不到妙处。视中文如同天书的外国朋友想要深入感受中文歌曲的内涵,没一段时间的沉浸体验是办不到的。试问又有几人为了听歌愿意花上那么多时间去学习一门外国语言和它背后的文化呢?

但是学英语我们是很“疯狂”的

再次,审美隔阂也是存在的。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东亚民族,偏爱旋律优美的长调和慢板歌曲,抒情是基本取向,最典型的莫过于邓丽君的歌曲,她在中文世界和日本歌坛都发展得很好,从某个侧面也能佐证这一观点。但这种类型的音乐在欧美地区似乎受众不大,他们的音乐类型多样化,其中偏重节奏的黑人音乐大行其道,比如摇滚就带有强烈的黑人音乐色彩,喜欢这类音乐的普通欧美人士恐怕是欣赏不来邓丽君小姐的“靡靡之音”的。

其实邓丽君也唱过摇滚

话说回来,翻唱中文歌方面,欧美的外国朋友确实偏少,但东南亚国家的朋友就很多,而且时间跨度也比较大。比如几十年前的老歌《上海滩》,当年在东南亚国家的热度一点也不比中国低,比如最近的《我们不一样》,在柬埔寨、泰国等地就出现过大量翻唱。不仅如此,中文世界的文化产品在这片地区同样拥有很强的影响力,他们也追《还珠格格》、也粉《小别离》,菲律宾国家电视台专门为《鸡毛飞上天》举行开播仪式,古装剧在越南播一部爆一部。我们在这些地区“强势”的文化输出,跟国家的影响力和实力是分不开的。

越南版《上海滩》

反过来想一想,面对强势的欧美文化的输入,我们是不怵的。如今的中国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为我们的文化输出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只要我们的创作者们争点气,创作出艺术水平举世公认的好作品中国汉字歌,我们也能对欧美进行文化输出,到时翻唱中文歌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

不过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音乐人们大体而言忙碌的事不是创作好歌曲,而是忙着参加选秀节目,忙着赶往下一个音乐节,忙着准备下一场商演。人心浮躁中国汉字歌,创作力下降,连以创作闻名的周董,现在出的新歌水准也明显下降了。这个样子,还怎么搞文化输出嘛?

说白了,要给自己的文化争口气,不能向钱看,必须向前看。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