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关于雪和灯的诗句

1.雪和灯笼的诗歌
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褥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名霎,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同张将蓟门观灯【唐】孟浩然异俗非乡俗,新年改故年。

蓟门看火树,疑是烛龙燃。
十五夜观灯【唐】王諲暂得金吾夜,通看火树春。

停车傍明月,走马入红尘。
妓杂歌偏胜,场移舞更新。

应须尽记取,说向不来人。
上元日紫极宫门观州民然灯张乐【唐】羊士谔山郭通衢隘,瑶坛紫府深。

灯花助春意,舞绶织欢心。
闲似淮阳卧,恭闻乐职吟。

唯将圣明化,聊以达飞沉。
正月十五夜灯【唐】张祜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上元夜建元寺观灯呈智通上人【唐】章碣建元看别上元灯,处处回廊斗火层。

珠玉乱抛高殿佛,绮罗深拜远山僧。
临风走笔思呈惠,到晓行禅合伴能。

无限喧阗留不得,月华西下露华凝。
观灯【唐】张萧远十万人家火烛光,门门开处见红妆。

歌钟喧夜更漏暗,罗绮满街尘土香。
星宿别从天畔出,莲花不向水中芳。

宝钗骤马多遗落,依旧明朝在路傍。

2.雪和灯笼的诗歌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褥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名霎,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同张将蓟门观灯

【唐】孟浩然

异俗非乡俗,新年改故年。

蓟门看火树,疑是烛龙燃。

十五夜观灯

【唐】王諲

暂得金吾夜,通看火树春。
停车傍明月,走马入红尘。

妓杂歌偏胜,场移舞更新。
应须尽记取,说向不来人。

上元日紫极宫门观州民然灯张乐

【唐】羊士谔

山郭通衢隘,瑶坛紫府深。
灯花助春意,舞绶织欢心。

闲似淮阳卧,恭闻乐职吟。
唯将圣明化,聊以达飞沉。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上元夜建元寺观灯呈智通上人

【唐】章碣

建元看别上元灯,处处回廊斗火层。

珠玉乱抛高殿佛,绮罗深拜远山僧。

临风走笔思呈惠,到晓行禅合伴能。

无限喧阗留不得,月华西下露华凝。

观灯

【唐】张萧远

十万人家火烛光,门门开处见红妆。

歌钟喧夜更漏暗,罗绮满街尘土香。

星宿别从天畔出,莲花不向水中芳。

宝钗骤马多遗落,依旧明朝在路傍。

3.灯光下的雪花的诗句
雪,这个精灵般的可人儿,她以冰清玉洁的身姿,装点关山,赢得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的赞美。

在卷帙浩繁的咏雪篇章中,有这样两首小诗,或许跟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比起来,它们并不足够经典;或许它们也远不如李白“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这样粗旷和豪壮。
它们甚至没有正面写雪,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

那它们究竟是什么韵味?我们且读来。

这第一首是袁枚的《十二月十五夜》,此诗是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袁枚61岁侨居江宁,小住仓山畔时所作。

《十二月十五夜》

清·袁枚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整首诗描绘一幅了夜深人静,但更鼓阵阵,吹灯欲睡,月照雪映窗更明的美丽夜景图。
全诗简洁晓畅、清新自然。

闷声的更鼓从远处一阵紧一阵地传来,忙碌的人们陆续入睡,市井的吵闹声慢慢平息下来。
诗人也吹灭灯烛准备入睡,但灯灭后却发现房间更亮了,原来因为夜空正高悬明月,大地又撒满白雪,明亮的圆月与白雪交相映照在窗上,使房间显得比吹灯前还要明亮。

全诗虽是诗人“独”自赏雪,或给人“幽”、“冷”之感,但这种“孤独”和柳宗元的《江雪》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一来诗人没有苏东坡、柳宗元那样的贬谪经历,二来诗人热爱生活,“小住仓山畔,悠悠三十年”,这一年中最后一个“十五”,既有明月当空,又有白雪洒地,对诗人而言可真是一生少遇的良宵。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尤其最后画面定格在“月照一天雪”,准确地表现出诗人映雪赏月的独特感受,画面之中既有实景,又传达出诗人自得其乐的生活情趣。

我们知道咏雪诗中写夜雪的不多,因为雪无声无味,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人的视觉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无从捕捉。

然而,富于创新的白居易和袁枚都能从这一特殊情况中,跳出正面描写的窠臼,采用侧面烘托,从而生动传神地再现出一场夜雪来。

袁枚写夜雪侧重视觉的“静”,白居易此诗则在听觉的“动”。
一动一静,饶有趣味,就像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那么同样是深夜的大雪,在诗人白居易笔下又有怎样的情感呢?

时光回溯到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去岁白居易因上书论宰相武元衡遇刺事件而被贬江州司马。
在寒冷寂静的冬夜中,诗人看见窗外积雪有感而发,孤寂之情溢于言表。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4.正月十五雪打灯的诗句
《七律·正月十五雪打灯》

出门雪打上元灯,观赏风流几倍增。

往夜声寒车寂寞,此时心热气喧腾。

温情百步行人道,春色三分焰火升。

万紫千红看过了,归家恍若白头僧。

农村传统民谣,八月十五云遮月,来年正月十五雪打灯,这预示着来年有好年景。
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天气存在着前后对应的韵律关系。
韵律是指某一种天气出现之后,对应未来若干天以后将出现与之对应的天气。

原因:这种韵律时间长短不一,比较公认的有30天、60天、90天、120天、150天180天和240天不等。
而“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按农历计算,正好是150天的韵律。
历史资料验证,每当中秋节这天云幕遮蔽天空、阴天或下雨,来年正月十五这天将会出现阴天或下雪。

这两个传统节日天气之间的呼应关系,早已为人们关注。
久而久之,在许多地方,八月十五夜若乌云满天,往往正月十五日就会出现雪花飘飘的现象。
于是人们总结出:“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的天气谚语,被广泛流传下来。

5.关于灯会的诗句有哪些
1.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元夕》宋代 辛弃疾

译文: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
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2.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上元夜六首》唐代 崔液

译文:谁家看到明月还能坐着什么都不做呢?哪里的人听说有花灯会不过来看呢?

3.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正月十五夜》 唐 苏味道

译文: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

4.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十五夜观灯》唐 卢照邻

译文:连接天河的灯光烟火好像是星星坠落下来,靠着高楼的灯似乎月亮悬挂空中。

5.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生查子·元夕》 宋 欧阳修

译文: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仍同去年灯会一样。

6.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
——《元夕无月》清 丘逢甲

译文:满城灯火荡漾着一片春烟,天色阴沉,月亮隐在海天的那边。

7.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十五夜观灯》唐 卢照邻

译文:灯光绚丽的色彩遥遥看来好像分开了大地,繁多的灯火远远的点缀着天际。

8.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正月十五夜》 唐 苏味道

译文:月光灯影下的歌妓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

9.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生查子·元夕》 宋 欧阳修

译文: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明亮。

10.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青玉案·元夕》宋代 辛弃疾

译文: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
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
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