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汉字是否应该拉丁化清华教授的78字诗歌告诉我们答案

汉字是否应该拉丁化?清华教授的78字诗歌告诉我们答案

文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传之久远的用来表达和记录信息的方式和工具。众所周知,每个国家乃至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字,这种特殊的文化符号是人类文明历史上的重要产物。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是黄河流域人类文明最早的诞生地。早在六千多年以前,生长在这片华夏大地上的炎黄子孙发明了汉字,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随着长时间的逐渐发展与演变,最终形成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字\"。

从最早的 发展到现如今的简体字,汉字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和变革。几度沉浮中它也曾遭遇过\"危机\",也曾面临过被人们摒弃、废止的情境。让人感到十分庆幸的是,虽然经历过波折,但它仍旧作为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传承至今。汉字的传承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意义非凡,俗话说得好\"走得再远,都不能忘本\",老祖宗留下的智慧不能丢。

公元前1300年殷商时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镌刻在龟甲或是兽骨上的文字,即甲骨文。至今为止,发现的甲骨文有大约四千五百余个单字,其记叙的内容十分丰富,不仅涉及政治、军事、文化,而且记载了当时的社会习俗、医药、历法等。这种以龟甲和兽骨作为载体的文字,成为中华民族最早的文献。从甲骨文开始,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中国进入青铜时代,文字的载体也随着实际条件的发展而发生改变,随之出现钟鼎文,即金文。金文是指古人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从商代早期至秦始皇统一六国,金文的历史跨越了整整一千两百多年。

再到后来的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千百年来汉字用它特有的集形象、声音和词义彰显其独一无二的魅力,这份中华民族千年的文化瑰宝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成分始终作为民族灵魂的纽带。汉字是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其不仅对于我们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甚至在古时候影响了周边很多国家的文化。其中包括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国家,这些国家都曾用汉字作为自己国家的正式文书系统。至今为止,我们仍在使用汉字。

鲜少有人知道汉字也曾差一点被\"废止\",我们险些丧失这个文化瑰宝。汉字拉丁化最早出现于来中国传教的西方传教士,他们为了学习汉字对其进行的注音。近代的中国身陷囹圄,国家危难之秋,各地民不聊生。随着列强的入侵,屡屡受挫之下,民族自信心也遭受不小的打击。许多文人、思想家开始提出\"去糟粕\"的主张,人们开始对一些传统事物萌生出否定思想。后来,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西方思想和近代科学的引入许多文人开始一场汉字拉丁化。

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就曾在《汉字和拉丁化》一文中表示,虽然汉字是古人创造传承下来的瑰宝,但是因为时代的发展,古老的汉字似乎已经成为阻碍国民进步的步伐。鲁迅认为我们需要在\"为汉字牺牲我们拉丁化汉字,还是为我们而牺牲汉字\"这两者之间做一个选择拉丁化汉字,在他看来只要不是丧心病狂的人就能够立马做出选择。当时的鲁迅同许多认为汉字应该被废止的知识分子一样,他们将汉字看作是阻挡进步的阻碍,认为方块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鲁迅甚至是将汉字比作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一个潜藏病菌的结核,认为如若不将之去除,结果只有自己死。可谓是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无法共存的地步了。

这些文人极力主张汉字拉丁化,在弱化汉字对于民族文化贡献的同时,积极宣传\"除旧革新\"的思想,提出用拼音来代替汉字,以此来促进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从而改变中国落后的状态。随着这场革新风暴的愈演愈烈,当时甚至是出现了拼音版的教科书。彼时的他们怀着与时俱进的热忱,满怀期待迫切想要摆脱国家落后的状态与国际接轨,向\"大国\"看齐,渴望早日将本国文化弘扬海内外。抱着如此求成心切的思想,许多人纷纷加入了汉字拉丁化的浪潮中,汉字的发展到了近乎举步维艰的地步,险些被废止。

赵元任作为我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享有\"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的美誉。曾经在清华任教的他,还是\"中国科学社\"的创始人之一。作为汉字拼音化的支持者之一的赵元任曾在20世纪30年代写过几篇同音文,其中一篇名为《季姬击鸡记》。所谓同音文就是通篇文章中只采用同一个音的汉字,四声不限、标点符号不限的条件下撰写。同音文大多都是以文言文的表现形式,对于不懂文言文的人来说大多都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也会造成阅读困难。

《季姬击鸡记》一文中通篇采用\"ji\"一个音,叙述了名为季姬的主人公从养鸡到气急败坏之下将将鸡击打而死的小故事。整篇短文总共七十八个汉字,都是同音,却完整的叙述了一个事件的始末。相信除了汉字之外,几乎没有任何文字能够做到,让人不得不赞叹汉字的奇妙。同一时期,赵元任还创作了与该片文章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施氏食狮史》。赵元任接二连三的同音文,大家都以为他是想要用这些文章来证明汉字拼音化并不可行,甚至是荒谬之举。谁曾想,这仅仅是大家对他的误解。

实际上,赵元任是汉字拼音化的支持者。之所以撰写这些同音文,恰恰是为了用这种近乎极端的例子来反证,汉字拼音化的可行性。在赵元任看来,他所撰写的这两篇不适合用拼音来呈现的同音文都是属于文言文,而现如今随着白话文的普及,文言文已然在实践中不被适用,故而\"同音文\"拼音化的尴尬根本就不会出现在现实生活中,从而也不会造成汉字拼音化在口语中出现所谓\"同音文\"的情况。谁曾想,他的反证从一开始就被人们曲解,他也因此被张冠李戴上反对汉字拼音化的头衔。

客观来说,赵元任的反证也恰恰给了汉字拉丁化一个当头棒喝。众所周知,汉语言文学源远流长。虽然,如赵元任所述现如今在现实生活中,文言文早就随着白话文的普及而不再适用。口语化的大环境下,却是几乎不可能出现《季姬击鸡记》等同音文的尴尬。但是,其实在汉字词语中同音的词汇比比皆是。诸如\"自然\"与\"自然\"二者的拼音都是\"zi ran\",而两个词语所要表达的意义却是南辕北辙。

还有\"实物\"与\"食物\"、\"书画\"与\"书画\"、\"沿袭\"与\"研习\"......这些同音不同意的词汇可以说是数不胜数,试想一下,倘若真要实行汉字拼音化,将会出现诸多\"重叠\"的情况。当然,也有人认为只要制定好汉字拼音化的使用公式,就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但是,真就如此吗?其实不然,想必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怀抱有将民族文化传承下去的初衷。因时而异,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对于传统文化我们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重在传承、发扬,在革新中保留前人创造的精华。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汉字的优势不断显露。对于汉字的那一小部分质疑声,早就不复存在。历史再一次证明了汉字是中华民族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古至今,它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占据了我们在文化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席,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汉字,那么随之消失殆尽的不仅仅是我国古代文人留下的精美书法作品、雕刻作品、诗词作品等等。这些文学瑰宝存在的基础皆是因为汉字,再者中国的汉字最早是从象形文字发展而来。

虽然,随着后期繁体字简化,但我们还是能从一些字中看到古人造字的智慧,如\"旦\"字本意是指旭日东升,相信大家不难看出该字的字形正是\"日\"从地平线上升起的画面。可以说,每个汉字都凝聚了古人的智慧和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历史上,汉字就屡次被其他国家借鉴、引入,影响了他们国家文字的发展,甚至是成为某些国家文字形成的基础。在很多国家的文字里至今都能看到汉字的影子,这难道不值得我们为之骄傲吗?

所幸如今汉字依存,相信它也会随着祖国的发展而愈加具有影响力,将会有更多的人认识到它的魅力所在,被它吸引。文/文史旺旺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